文史展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慧中路7号
新材料创业大厦10层
邮箱:fyzsx2013@163.com
shenhe.624@163.com

    文史展陈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史展陈

  一、中国黄河

  九曲长龙 中华母亲

  黄河文化博览馆 :中华民族母亲河,中华文明发源地

  一、设计思想概述

  《管子●水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黄河宁 天下平

  以“黄河”为大背景,以“天下黄河富宁夏”为主线,每个层次、每个地区展陈内容分基本和专题两大类。

  在入口对面中间墙壁上设整墙大的电子大屏幕,播放约15分钟的黄河流域、宁夏的基本情况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展现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成果。配以黄河大合唱等有震撼力的音乐。

  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辉煌的成就,便捷的交通等,形成博大、神奇、独特、多元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使宁夏成为人们向往的一方热土。

  从入口顺时针方向到出口,以设置于展厅320米通道玻璃钢地台下的龙形(几字形)沙盘,自西南角开始,到东北角结束,展示黄河全流域地貌、水系等。以人体感应控制,游客走到那一块,那一块灯亮、水流等。

  以卫星遥感航片、空间雕塑、模型、实物、场景、图表、电子触摸翻页屏幕等综合手段,分别展现相对应的省、市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特色,突出“塞上江南、富饶秀美、平安和谐”,“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特点。

  顶上是一周巨幅穹顶黄河母亲图。

  在入口处左侧设置《黄河金岸赋》

  image.png

  (黄河流域全图)

  二、基本展示部分

  (一)黄河之水天上来

  (设置在入口左侧,全景式的介绍黄河,突出黄河起源,形成以及自然地理面貌。)

  黄河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就是中华民族那的龙图腾。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土地,黄皮肤,皇帝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黄河被尊为“四渎之宗(黄河、长江、淮河、济水为四渎)”、“百泉之首”。

  距今约38亿年前的太古代和元古代,黄河流域范围是一片浩瀚的海域。大陆漂移、 板块碰撞,经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等一系列造山运动,包括华北古陆和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高地陆续崛起。

  进入新生代第三纪,即240万年以前,青藏高原由平均海拔不足1000米上升到2000米以上,流域内河源湖、共和湖、银川湖、河套湖、汾渭湖(三门湖)、华北湖等主要湖盆发育,成为古黄河的胚胎。这些湖盆,除华北湖与海洋相连外,其余均为内陆湖,各自形成独立的集水系统。

  160万年前,强烈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地壳断裂起伏呈脉冲式增强,青海高原、黄土高原迅速抬升,河谷和湖盆之间溯源侵蚀急剧加快,湖盆相互串连,一条全程贯通的面向海洋的东方大河诞生了。它的入海口,就在太行山与嵩山之间,而山东丘陵则孤悬海上。

  随着黄河和其他洪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一个难以想象的平原正沿着太行山东麓向海洋延伸。

  (二)分省区展厅。

  从发源地依次排列到入海口,设9个厅,分别展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黄河地理、历史、文化的亮点,展示各省区特色,建设成果等。每省分基本、专题两部分。

  以电动模型、巨幅照片、卫星航拍地图、彩绘地图、3维动画、框图、标本、多媒体、浮雕、模拟再现、实物、图表、文献资料、声音效果、影像、绘画、电子触摸屏等表现手法分别予以展示。

  以需要与可能为基础,依实际情况相应采用。

  各省区展厅见下图

  image.png

  (展厅平面图)

  1.黄河源(在西南角展示)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198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的玛曲树立了黄河源标志。

  image.png

  2.青海省(西侧南起设厅,可与过道东侧展厅中间部分西侧展厅对称或错开设置)

  (1)基本展陈(一般以文字、巨幅照片、电子触摸屏等展示,下同)

  青海省位于祖国的西部,与甘肃、四川、西藏、新疆接壤,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省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

  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23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因中国的内陆高原湖泊――青海湖而得名“青海”。

  距今六、七千午前,古代先民们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斗转星移,沧桑变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宗教盛行,青海成为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昔日中原王朝与地方王国之间屡动干戈、长年逐鹿的战场。

  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省会西宁,结束了国民党和地方封建军阀在青海的统治,各族人民获得了新生,迎来了光明,开发与建设打开了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2)专题展陈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与天上银河相通(神话传说——天上人间)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②神秘的宗教建筑群——塔尔寺;(巨照)

  ③龙羊峡水电站;(模型)

  ④民间佛教绘塑“热贡艺术”,藏族卷轴画“唐卡艺术”,酥油花艺术; (实物)

  ⑤悠扬的民歌“花儿”,奔放、抒情、优美的土著民间舞蹈。(音乐)

  3.四川省(西侧,依次向下排列展厅)

  (1)基本展陈

  四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山川秀美、文化璀璨,人才荟萃、科教发达,基础雄厚、市场广阔,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

  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在距今2500前的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会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又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举世闻名的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是目前面积的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表明,“以小平底罐、高柄豆、鸟头形勺等器形为代表的这类文化遗存,在川西平原是自成体系的一支新文化。”从而证明,远在西周以前,川西平原就有一支与中原文化有别的、地方特色浓厚的土著文化——蜀文化的存在。

  (2)专题展陈

  ①巴蜀文化。(实物、音乐、图片)

  ②水利工程都江堰;(照片+模型)

  ③三星堆文化(框图)

  4.甘肃省(西侧)

  (1)基本展陈

  甘肃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

  滚滚黄河为甘肃提供了丰富的水电资源,祁连山的积雪浇灌着河西走廊千里沃野;陇东黄土高原富饶辽阔;陇中地区土地广袤,陇南山区气候温和,稻谷飘香,甘南,祁连山草原丰茂,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

  甘肃,在解放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农业生产、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工业上已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和电力煤炭为主体,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拥有较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基地。铁路,公路,民航四通八达。

  兰州市已成为西北交通、邮电通讯枢纽和商贸中心。全省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和科学研究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专题展陈

  ①黄河支流洮河马家窑彩陶;(照片+复制实物)

  ②刘家峡水电站;(模型+动画)

  ③举世文明的莫高窟;(模型+图片)

  ④雄伟的嘉峪关;(制作模型)

  ⑤兰州黄河铁桥。(复制)

  5.宁夏(北侧西起)

  (1)基本展陈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横贯宁夏397公里,无私地造福于两岸620万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一代接一代,把这片塞上古地变成锦绣河山。

  宁夏引黄灌溉历史悠久。黄河从甘肃冲出黑山峡,在中卫南长滩流入宁夏,蜿蜒于中卫、中宁、青铜峡、吴忠、灵武、永宁、银川、贺兰、平罗、石嘴山等10个市县。自古以来就是宁夏的“血脉”,是宁夏生存与发展的“血液”。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曾亲到宁夏巡视。前215年,始皇帝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先后从内地移民,开始了早的移民垦殖。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引黄灌溉,开发农业。公元前140~前87年,汉武帝刘彻曾六次出巡宁夏,之后大批移民迁入宁夏平原。朝延派官员管理屯垦,在宁夏境内的河西灌区设典农都尉,并修建了典农城(邵刚)。

  隋唐时期,西北的突厥、回纥、吐蕃、党项等民族强盛。宁夏作为西北重要的边镇之一,受到特别重视,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再次得以大规模开发。不仅全面整修了秦汉旧渠,还扩建、新建一些渠道。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明”,就是对当时宁夏平原农业发达与军队守护情景的写照。

  西夏(公元1038~1227年)王朝,以宁夏地区为中心,开疆扩土,恢复汉唐水利设施,开挖新渠,使各干渠相互连通。同时制定了灌溉制度,严格规定使用水利设施和用水的办法。正是有了宁夏平原灌区作为农业基地,经济基础雄厚,才使西夏“土境虽小,能以富强”,与宋、辽、金先后鼎立,雄踞达190余年。

  元朝建立后,科学家郭守敬的修渠活动,为宁夏平原的水利与农业开发揭开了新的一页。修浚长200公里的唐徕渠、长125公里的汉延渠等12条干渠和68条支渠。特别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上进行了重要的创新,采用水坝减弱水势,筑堰提高水位,挖深原有的渠道,建渠首进水闸,使整个灌溉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灌溉、防洪效益。并在宁夏与内蒙古东胜之间,沿黄河设置10多处水上驿站,开通了黄河航运,促进了水运事业的发展。

  明朝时,宁夏为西北边陲重地,从朱元璋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宁夏的经略,大力疏浚旧渠,开凿新渠,宁夏平原干渠总长达750公里,其支渠的大小斗口多达1000多处。各卫所均建有仓库。出现了“天下屯田积谷宁夏多”的繁荣景象。

  清代前期,除对原有的渠道彻底整修外,还开了一批新渠。其中规模较大的大清渠是康熙年间在原贺兰渠的基础上扩大延长而成。雍正年间又开成了惠农渠,宁夏平原灌溉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华民国时期,灌溉农业未有大的发展。到解放前的1949年,灌溉面积仅有193万亩,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重,粮食单产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对宁夏黄河水利资源这一优势的开发利用十分重视。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修建了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把原有的引黄灌区建成稳产高产的商品粮基地。在老灌区外兴建了同心、中卫南山台子、青铜峡甘城子和吴忠扁担沟等扬水灌溉泵站。在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区、银南地区的黄河高阶地、清水河谷等昔日荒漠之地,开辟了大面积引黄和扬黄新灌区,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新的乡村居民点等种植业区域。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又进行了固海扬水、延环定扬水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引黄灌溉又放出新的光彩。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建立,使黄河两岸各族人民的创造性劳动进入了新的天地。生于斯,长于斯的回汉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黄河母亲的恩惠。

  宁夏居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黄河纵贯北部全境,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专题展陈

  大禹治水(青铜浮雕)

  相传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舜帝派鲧去治理洪水,鲧用的是筑堤堵截的办法,结果堤越筑越高,水越堵越多,洪灾越来越大。鲧被玉帝处斩。

  鲧死以后,他的儿子禹决心继承父亲遗志,治理水患。禹采取的措施和他父亲不同,他用的是疏通河道、导流入海的办法。当时水患厉害的是黄河,禹就首先治理黄河。

  黄河流到青铜峡峡口山的时候,遇到阻拦,横冲直撞,四处奔流,水灾为严重。禹炼成了一把铜斧,足足用了七七四十九天,硬是把峡口山劈开了一个大缺口。

  禹见我国北方地形复杂,河道不能照直走,于是就让万里黄河,避开山,躲过岭,过平川,闯深潭,弯弯曲曲地流向东洋大海。

  历代治河人物(如元代治水——郭守敬)

  元代,在张文谦的支持下,由郭守敬亲自指挥的大规模水利修复工程开始了。郭守敬提出“因旧谋新”的方案,又提出建滚水坝以减弱水势,在渠道引水口筑堰以提高水位,建渠首进水闸以保证渠道有充足水量,建退水闸以调节流量等技术方案。水利建设中,普遍采用了新的工程技术,修筑渠、堰、陂、塘。

  在各地官民的热心支持下,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郭守敬就完成了对唐徕渠、汉延渠两大古渠的疏浚工程。接着又将灵州、应理(今中卫)、鸣沙等地的其他10条干渠,以及黄河两岸大小支渠68条,都进行了一次彻底整治。于是招徕流民,垦辟荒地,宁夏平原的农业生产开始得到了恢复。

  郭守敬等治河人物雕像

  回族文化。(综合手法)

  西夏文化(王陵);(多种展示手法)

  六盘山、贺兰山(照片、模型)。

  黄河支流清水河;(固原历史文化、新貌)

  灵武市“水洞沟遗址”;(巨幅照片)(沙湖、沙坡头)

  6.内蒙古(北侧)

  (1)基本展陈

  内蒙古自治区从祖国的东北边界额尔古纳河起,绵延到甘肃省北部边缘,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接壤,西与甘肃、宁夏毗邻,南与河北、山西、陕西相连,北与蒙古和俄罗斯交界,国境线长4221公里。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从东北向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占据了内蒙古疆域的2/3,构成了内蒙古地形的主体。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目前有49个民族居住在这块土地上。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年来,全区共建成大中型水库68座,总库容50.03亿立方米。在黄河、辽河等主要江河及其支流修筑提防4176公里,牧区建成3507眼基本供水井,开辟缺水草场16.11万平方公里,牧草灌溉面积达到294万亩,其中建成以水为基础的家庭草库伦7.1万处。

  (2)专题展陈

  ①河套灌区;(模拟情景)

  ②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卫星遥感地图)

  ③成吉思汗陵;(框图、模型)

  7.陕西(北侧)

  (1)基本展陈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

  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这里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早走向世界的地方,也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圣地,为炎黄子孙的生存、繁衍和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陕西人们又称为“三秦”,一般是从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其实,“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

  (2)专题展陈

  ①西安半坡村遗址;(框图)

  ②的“丝绸之路” 起点——长安;(光控丝路走向示意)

  ③黄帝陵;(文字、照片、祭祀音像片)

  ④兵马俑;(照片、实物)

  ⑤延安宝塔山。(场景再现)

  ⑦黄河支流渭河,秦文化

  ⑧十三朝古都

  8.山西(东侧北)

  (1)基本展陈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浓厚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重点保护文物有119处之多。

  山西省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山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独特的山川地貌形成了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

  (2)专题展陈

  ①三晋文化;

  ②壶口瀑布。(图片)

  ③天桥水利枢纽;(模型)(按比例制作)

  ④平遥古城;(框图)

  ⑤黄河支流汾河,

  9.河南(东侧中)

  (1)基本展陈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2)专题展陈

  ①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模型、框图)

  ②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中原文化(场景、影视)

  ③小浪底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库。(三维动画模拟)

  ④中流砥柱(图示)

  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0.山东(东侧南)

  (1)基本展陈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接,南与安徽省、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海岸线长3024公里。

  山东半岛有3000多公里黄金海岸,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山东沿海现有港口26处,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

  山东省省会为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青岛市为全国计划单列市,是的海滨旅游城市,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龙头”。

  (2)专题展陈

  ①儒家文化——孔府、孔庙等;

  ②齐鲁文化(制作、雕塑)

  ③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场景、影视)(框图)

  ④济南黄河斜拉桥、黄河浮桥。(模型、照片)

  11.黄河入海口(展厅东南角)

  黄河的终点——东营黄河入海口

  滔滔黄河挟万里黄沙从东营的垦利流入大海,年轻的黄河新淤地在这里延伸。这里既有以黄河口湿地生态为主体的浩大的自然景观,又有以石油工业为主体的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还有以古齐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汇聚与交融而形成的历史人文景观。

  黄河入海口在东营市恳利县。

  于1992年10月建立了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地处世界大河---黄河的入海口处。

image.png

直达波澜壮阔的大海

  二、黄河与世界文明

  和谐富裕 和平发展 世界主题

  水是生命的源泉,江河是人类的母亲,江河是文明的摇篮,江河是文化的发祥地。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河流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尼罗河是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恒河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西亚的“两河流域”是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凯麦特(黑土地)”。恒河被称为印度的“圣河”。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image.png

  (平面图)

  顶上是一周巨幅穹顶飞天图。

  在入口对面中间墙壁上设整墙大的电子大屏幕,播放约10分钟的世界四大河流文明,宁夏回族历史文化基本情况和改革开放以来回族的生活,展现回族文化、科技、体育、医药发展成果。配以回族口弦有特色的音乐。

  使参观者了解世界河流文明,全面了解宁夏回族历史文化、今日成果。

  从入口顺时针方向到出口,设置世界河流文明区的巨幅照片,宁夏回族历史文化的影像。使人们如亲临其境,感受世界河流文明区、回族历史文化。发展经济,走向世界。

  所有文字为中、英、阿文对照。

  其他具体位置见图示。

  (一)世界四大河流文明

  1.尼罗河流域(埃及 )

  image.png

  埃及文明起源以尼罗河为依托。尼罗河是一条狭长条带状的通道,其间没有破碎的地理单元,为交通和行洪提供畅通的孔道,人们在这条狭长的流域范围内依赖尼罗河定期泛滥而生存。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埃及定居农业造就了高投入和高回报的生境,促使埃及社会的复杂化,表现为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出现的城镇政体,各自控制着泛滥平原的某一条带。这种多元的地方中心并没有力的地理屏障,为建立统一的政体在地理环境上铺平道路。同时,狭小的生存空间,促使野心勃勃的地方统治者极力通过统一活动扩大自己的支撑区,导致统一集权机制的形成,终于在公元前3100-3000年,由上埃及国王孟尼斯实现统一,埃及文明形成。

  尼罗河水流由南向北流,上埃及国王可以清楚地预言向北灌溉的区域,奠定了埃及统一是上埃及统一下埃及的格局。也限定了埃及的官僚体制一开始就是内向型的,注重内部行政体和部门化建设。

  总之,尼罗河狭长的地理环境,促使古埃及的文化选择了狭长带状、由南向北的多元一体化文明起源模式。是“一节灌肠式的神化集权模式”。

  (卫星地图、中、英、阿文字对照介绍)

  2、两河流域 (巴比伦)

  西亚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有两条大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下游冲积平原受干旱少雨环境控制,充沛的两河水为灌溉农业提供了的生机。但实际上由于底格里斯河平时水位过低,汛期水位又过高,流速快,实难利用灌溉,所以聚落主要集中在幼发拉底流域。灌溉是当地的经济生活的命脉。

  image.png

  前5000年前后,乌贝德人疏浚幼发拉底河摆动故道成为运河,建立灌溉网络,客观上要求超出单个聚落等级之上的社会组织出现,社会复杂化,表现为聚落形态的复杂化——社会人口、聚落向中心聚落凝聚合并。当公元前4000纪中叶,这一凝聚过程完成时,伴随着周围聚落的消失,城市出现。这种城市包容着一个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专业分工的市民居住在城墙内,发展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这就是所谓的城邦。

  公元前2371-2316年,出自闪米特语系族群的萨根,利用宗教和正规常备军,开始征服各城邦的战争,或因其旧政,或委派官吏,彻底打破旧的城邦各自为政的体制,形成统一的、扼守欧亚、亚非大陆交通咽喉的贸易帝国。

  (卫星地图、中、英、阿文字对照介绍)

  3、恒河流域 (印度)

  公元前2600-1900年,今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出现了“城市文明”,覆盖25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城市规划正规严谨,是经济和政治中心,出现统一的文字、神话、象征符号等,但缺乏战争征服的迹象,似乎是贸易和政治联盟。城墙有可能有防洪功能。认为这些城市可能是城邦,既不是酋邦,也不是受国王或任何集权把头的控制。商人、地主和宗教等精英构成聚落的领导层[4]。宗教服务于维系城市的各种社群。

  公元前1900年以降后600年间,由于河流的改道,贸易路线的废弃,原先的贸易-政治联盟的文明被轻而易举地侵蚀而衰落,文明中心向今印度北部的恒河流域。这时印度-雅利安人从礼教、语言和文化方面全面取代原生文明。

  (卫星地图、中、英、阿文字对照介绍)

  4.黄河流域(中国)

  中国文明起源是以黄河流域为发展基础,在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里造就了不同文化选择的文明起源多元中心。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面向太平洋,背倚欧亚大陆,幅员辽阔,发展空间比尼罗河和两河流域宽广的多。因而中国的文明模式更容易倾向于中心辐射型。

  中国历来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命脉,贸易在古代一直未能占领社会经济主体的地位。

  随着龙山时代尧、舜、禹酋邦在黄河从黄土高原向华北大平原跌落的出口上稳稳地站住脚跟后,黄河在此无法随意摆动又给黄河中游带来可预测的丰富的水利。这个文明起源的中心之一,选择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进。而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下游良渚文化和早先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因选择了非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先后崩溃或原地踏步,终促成以黄河中游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中国文明一体化进程正式启动,中国文明蛛网式核心辐射型模式诞生。

  中原文明核心形成后,采纳大河文化心态,汇聚千流,吸纳百川,使中原文化具有水一样优良的融合性、渗透性。开禹贡九道,将原各文明起源中心的精华吸纳于中原,集四方成就之大成,方使中国文明生生不息。禹贡九州的分划、五服、九牧、十八岳的官僚体制充分显示出中原文明核心辐辏八方的外交行政管理手段,同埃及内向型官僚体制迥然不同。

  中国文明起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多样化,造就了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一体化后又长期地充分保留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从文化、政治、宗教、思想、哲学等诸多方面为文明核心源源不断地提供多样化的养分,以保持中国文明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这是埃及、两河甚至印度所缺乏的,这也正是中国文明这个一个从诞生之日至今从未被打断的文明成功的秘诀。

  总之,中国的文明起源模式是多元一体化的蛛网辐辏模式,从其起源到形成,一直带有集权色彩,完全不同于市民做主的“原始民主制”城邦政体制度。 

  河流、城市巨幅卫星地图、照片、影像资料,中、英、阿文字对照介绍。

  三、黄河文化会展中心(多功能厅)

 image.png

(平面图)

  研究探讨黄河文化,传承发展黄河文化。

  多功能厅,配置计算机投影设施,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黄河文化、黄河经济、黄河城市发展等论坛。

  以及笔会、棋牌、卡拉OK比赛等。

  四、黄河文化放映厅

image.png

(平面图)

  3D放映厅

  设置可容纳150-200人左右的电影放映厅,分集放映黄河楼基本展示、专题展示内容。循环放映《黄河》30集电视纪录片及《黄土地》等影像资料:电影、电视剧、专题片、历史资料片等。展现黄河文化。

  喝茶,听音乐等。

  五、黄河文化演艺厅

image.png

  (六层平面图)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的历史悠久,古代茶具已成为热门收藏品。茶道、茶艺、茶礼、茶德、茶俗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具有社会功能。以茶雅志----陶冶个人情操;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我国古代茶诗颇丰,唐杜甫、李白,宋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陆游等名题不少。朱德委员长诗咏:“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

  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融入生活以丰富人的精神。茶艺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欣赏、品茗环境以及人际关系,达到修身养性、和睦人伦,是一项有意义的社会工作。

  茶艺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经常举办茶艺讲座,开展茶文化活动,用高雅的文化熏陶感染群众。

  茶厅设置舞台,演出黄河流域各省区地方剧种,豫剧、秦腔、晋剧、吕剧、蒲剧、眉户剧、道情等,民歌、花儿、曲艺,杂技,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戏曲、歌舞、音乐。

  六、祈福厅

image.png

  河神塑像、五帝塑像和祈福铜钟、奋进巨鼓,象征人们的敬仰之情,祈福钟、奋进鼓可以考虑在春节、元旦、清明、中秋甚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重要节日,开展燃放烟火、鸣钟擂鼓倒计时、守岁、祈求和平安宁等仪式。 

image.png

  河神即黄河水神,是中国古代有影响的河流神。

  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image.png 

image.png 

  结束语

  采取“与众不同”,观众参与互动等展示方式,充分展示黄河、青铜峡地理历史文化,使黄河成为“黄金的河”,人水和谐,造福中华,致富古峡。

  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以展示为主、博物为辅;在展示的技术手段上,以新奇动态为主、传统静态为辅;在为观众提供参观模式上,以互动参与为主、被动参观为辅。总之,要突破传统展览模式,引入世博等新型展览技术和手段,采用图片表格、影像、多媒体、模型、雕塑、动漫、声电、语音导览等多种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黄河一定会焕发青春,安澜无恙、奔流不息。黄河文化一定会传承不息,激励我们勇往直前。